原创来源:林栖
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调研时,就加强民族团结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重要指示,“中华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,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”。
“信创产业”认为,总书记的指示,不仅为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团结奋斗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,更为中国自主创新事业的长远、深化推进明确了关键要义。
自主创新顶层设计落地推进以来,一批脚踏实地、扎实耕耘的信创厂商先后涌现,以敢为人先的精神,坚定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共同涵养信创生态,携手并进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生态作为信创产业发展的关键,目前已具备一定深耕积淀,但立足新时代,自主创新生态建设的方向和方式,也需要精准把控和契合时代脉搏,因时、因势而变,进一步实现内涵拓展。
“信创产业”认为,进入“信创2.0时代”,信创生态建设也应当、更应当“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”,从以下4个维度不断融合突破:
产业链各环节进一步紧密抱团,加快关键技术协同突破,增加应用转化契合度。
发展自主创新的目标,是实现我国IT领域在不受制于人、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,为千行百业提供数字化工具与赋能。这不仅要面临技术难题,还要面临材料、制造工艺、制造设备以及生态链构建与专利等多重壁垒,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合力推进。
目前,在自主创新的产业链中,云、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发展较为成熟,甚至在部分细分赛道技术先进性位居全球前列;然而基础软硬件的部分赛道,仍然处于发展初期,亟待突破。
对于复杂漫长的产业链而言,单点或单层的突破具备价值、但价值有限,必须加强上下游的交流、协作、抱团,才能破解科研成果“最后一公里”的转化难题,实现整个软硬件生态链、价值链的系统性、全面性的破局和自强。
跨地域进一步紧密协作,依托公共服务平台,助力区域均衡发展。
目前,论自主创新的发展水平,东西南北中尚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。但是从各个区域对数字化转型、自主创新的发力程度,以及政策端的布局来看,可以预见,“十四五”之后在价值驱动浪潮的洗礼之下,区域之间势必凸显出先后排位。
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自主创新高质量发展格局形成,则应当充分发挥区域标杆的带动作用,比如:
由引领区域带头,对外输送自主创新智识资源、可复制模式、探索经验;依托与跨区域科研院所、高校的产学研合作,助力其他区域逐步、分批次打造省级以上的信创攻关基地、适配验证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,对引入外部龙头企业、培育本地优质企业提供配套支持。
目前“十四五”规划中,与“自主创新”明确挂钩的区域有两个(京津冀、中部区域);而在全国科技创新第一方队中,同时叠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、长江经济带发展、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的唯一省份,则是安徽。期待其可以“以一带多”,承载跨区域均衡发展的重任。
将对自主创新的认知和判断,放置到跨越更长时间周期中去考量,立足当下、铺垫未来。
自主创新是百年大计,我们必须坚持风物长宜放眼量,这又分为2个维度:
一是技术维度。既要立足当下,在全球主流技术上发力突破,又要着眼未来,利用我国市场基础庞大、应用场景丰富、使命坚定的优势,大胆判断,在若干个具有前瞻性的领域埋棋布点。比如,探索未来绕路ARM、x86等芯片架构的可能性,在AI芯片能优势领域实现换道引领。
二是人才维度。从目前电子标准院、各大厂商、培训机构推出的课程来看,仍旧以供给端紧缺的一线人才为主,但同时也应当未雨绸缪,开设自主创新战略路线、架构设计等前期规划类,以及高端人才类的培养和培训课程,为自主创新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
需求端(市场端)与供应端(厂商端)应当进一步抱团,各方努力提升市场认知、凸显国产化优势,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选择。
进入自主创新2.0时代,新阶段的着力点掷地有声地落在“创新”二字,最终指向并非单纯因价值观驱动、使命驱动而采购,而是价值驱动,即能够真正帮助信创用户解决痛点、难点,提升业务表现;同时又具备较高的性价比、优质的交付和服务水准。
实际上,和很多厂商的第一直觉不同,信创产品并非只能卖给有信创需求、因信创而采购的用户。
从市场渗透空间来看,国内IT领域存在大量的长尾用户,以制造业、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为主,在基数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。而他们的痛点,也正是国内现阶段信创产品所具备的优势,包括:易用性、价格、服务、功能、基数等方面,存在较大的可挖掘的市场和打动用户的可能性,最终形成销售。
综上所述,总书记的最新指示为自主创新的深化、长远发展指明了坚定的方向,如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,使得“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”,能够在产业链各环节之间、全国跨地域之间、当下与未来之间、需求端与供应端之间深度贯彻落地,那么中国自主创新几代人的梦想,势必在不远的将来照进科技强国的现实!